作为《明报》总编,在1972年写完最後一部长篇《鹿鼎记》之後,金庸就已经宣布封笔。
但哪怕今年已经是64岁高龄了,在公司事务上,金庸也是亲力亲为,b方说审稿。
他不是那种口若悬河、滔滔不绝的人,相反,他拙於言辞。
这与他善於写作形成了鲜明的对照。
而主持偌大一个《明报》集团,金庸平时却也是不太喜欢说话的。
哪怕讲话,语速也很慢,似乎每个字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说出来。
有时,别人问得急了,他甚至会涨红脸,会讷讷的,半晌说不出话来。
所以他要交代员工办什麽事,有什麽指示或意见,或者与作者交汇意见,都喜欢以笔代口,写字条或者写信,以笔来管理一切,以笔来交际,这就是金庸的特sE。
当曾成宝拿着一叠装订好的稿件来到金庸老先生面前时,金庸正在望着办公室窗外的景sE出神。
他祖籍浙江海宁人,幼时饱受战乱之苦,父母双亡,到了1948年才移居香港,在他创作的十五部武侠中,可以说是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