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老做28纳米都没多少压力,何况40纳米!
说白了,40纳米这些成熟的工艺制程,都是胡老玩剩下的。
“对了,王董,还有你之前提的事,多招人,分成两组。一组攻坚40纳米工艺,一组直接开始28纳米工艺研发。这事我也在推进了,招了一些实力工程师,但成本也很高,毕竟要一次性组建两支研发团队!我们这些人的工资,都很高的。”
在2012年,手机研发人员5000-10000就够了。
但芯片研发人员,半导体工艺制程研发人员,那就厉害了,至少一两万起步。
没办法,这种人才门槛高,数量少,不是谁都能干得了的。
王逸摆了摆手:“胡老,钱不是问题,只要是人才,尽管招。条件,资金,帝都户口,都不是问题。你直接报批,我签字,财务批款。你们部门在整个星逸集团都是第一优先级,放手去做就是。”
现在星逸半导体缺的就是底蕴和时间。
台积电,三星,英特尔半导体,都发展几十年了。
就连中芯国际都发展十几年了。
星逸半导体才成立第一年,自然落了下风,只能用金钱换时间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