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或许就能解释,为什么他们的军队中,火枪手和火炮的占比低下的主要原因了。
而克里斯的想法,就是他准备将自己持有的硝田技术卖给雷泰利亚人,以换取他们现在占据的米尼西亚土地。
这个念头一冒出来,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荒谬。
硝田技术,是巴格尼亚新军强大火力的基石之一,是核心机密,将其出售给潜在的、甚至是刚刚交战的敌人?
这听起来简直是资敌!
但克里斯的大脑在飞速运转,冰冷的理性迅速压倒了最初的荒谬感。他迅速评估着这个想法的可行性以及……对巴格尼亚的真正威胁程度。
首先是技术壁垒与时间差,硝田技术并非一蹴而就的东西。
它需要特定的土壤条件,如含硝酸盐的土壤,需要精心设计的堆肥配方,例如人畜粪便、草木灰、石灰等混合发酵、更需要复杂的淋硝池和熬硝工艺,以及严格的管理流程。
雷泰利亚即使拿到了技术图纸和要点,甚至派人来到巴格尼亚国内,克里斯让人手把手的教他们,雷泰利亚人也需要时间进行本土化试验,寻找合适的场地,培训专门的工匠和农民。
从学习到实际产出的这个过程绝非几个月就能完成,很可能需要一两年甚至更久才能开辟出可以形成稳定的、可观产量的硝田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