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的更直白一些,过去自从50年代在高丽半岛的战争后,华国一直没办法对自由阵营进行正常贸易,他们必须要借助东德来开展贸易。
华国和东德在1950年10月10日的时候和东德签订了《贸易交换协定》,后续1951年又补充签署了《中德贸易协定》,按照该协定,华国出口食品、纺织品和矿产到东德,而东德则负责出口工业设备到华国。
但这只是一个开始,而高丽半岛一战后,华国对于东德的依赖加大,东德在东柏林成立了专门的华国出口公司,用于处理与华国有关的转口贸易。
而在1956年的春季博览会上,华国代表团实现了1700万美元的贸易额。
华国甚至借着莱比锡,和西德搭上线,1956年11月西德克虏伯公司派代表前往华国,并且在来年夏天又去了一次,新成立的华国第一次从克虏伯手里买了机械设备。
期间在1957年的时候冀朝鼎带领华国代表团出席莱比锡贸易博览会的时候,顺便参观了汉诺威展会,并且在西德各地参观,和西门子、巴斯夫、拜耳、奔驰等公司洽谈,推动了西德废除停止和华国贸易的协定。
冀朝鼎这人可能会比较陌生,金圆券应该要熟悉一点,金圆券就是冀朝鼎建议下推行的。
陈立夫回忆录《成败之鉴》里专门单独开辟了一节写冀朝鼎,名字叫《冀朝鼎祸国阴谋之得逞》,认为冀朝鼎是被派来帮他们修郑国渠的郑国。
在1959年的时候,华国和欧洲企业签订了一份价值9750万卢布的合同,包括了两座水泥厂和32个发电站。
等到了六十年代后,华国方面的需求逐渐升级,他们想从莱比锡贸易博览会获得来自东德的光学、电子和精密仪器,但这份提案没能获得燕京方面同意。
一直到1965之后,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都没有再派代表团参加莱比锡贸易博览会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