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不提这宁家如何闹得家宅不宁,萧家这边倒是温馨和美。
简单吃了晚饭后,宁凝和萧母就开始收拾明早摆摊需要的东西,萧延昭两兄弟也在旁帮忙打下手,宁凝想着明天可以带些豆腐去试试市场,因此直接泡了二十斤豆腐,打算其中五斤做成豆腐,十五斤做成豆花。
一斤豆子大概能出三斤左右的豆腐,五斤左右的豆花。另外她又将明早需要的卤汁调配好。
等到天色刚刚擦黑,萧家这边就歇下了。
第二天一大早,宁凝、萧母和萧延朗来到西市,早已有人在排队等着买豆花了,有之前的老顾客,也有听说好吃后想来尝尝鲜的新客,有些人甚至自带了碗筷过来。
昨天来吃过豆花的大娘,直接拿了三个大碗,说是要买三份,带回家里去给儿子女儿们尝尝。
这次全然不用使劲儿吆喝,从摊子摆出来后,宁凝收钱的手就没停过。豆浆、豆花是一碗碗地往外递。
看着早市的人越来越多,宁凝从筐子里翻出昨天向张家兄弟借的小秤,将豆腐摆了出来,大力向食客们推销。
但是这豆腐实在是有些“恶名在外”,宁凝一说这是豆腐,十个人中有八个都直摆手。
在这里大多数人的观念中,豆腐就是又涩又酸,难吃的要命,除了实在过不下去的人家,普通人家是断不会吃这个的。
宁凝倒也不气馁,这里的人对豆腐的偏见是根深蒂固的,需要在实践中一点点消除,如今的情景其实她也早有预料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