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提货凭证收好,三人又来到了桃李镇的绣庄。天气渐寒,这几日早起时,屋外甚至已经凝霜,萧家统共就两床棉被和两件棉袄,两个小的更是连冬衣都没有,再这么下去非冻出风寒不可。
宁凝就做主,今日就将需要的冬衣和棉被一并置办齐全。
桃李镇一共有两家绣庄,一家较为高端,售卖的都是制作比较精美的衣裙,宁凝虽然有些眼馋,毕竟自己还没正儿八经地穿过古装呢!但是也知道现如今每日都要干活,还要出来摆摊,那些花里胡哨的衣服极不实用。
三人直接来到了另一家比较平价的布庄,这家店主要售卖棉麻衣衫,款式多为适合普通平民的短衫、襦裙或是袄裙。颜色更是以灰褐色、棕黑色等为主,无他,耐脏而已。
宁凝在里面看了又看,终于挑出了一匹天青色的棉布,询问掌柜,得知若是在布庄定制成衣,一件就要小一两银子,不免暗暗乍舌。
萧母悄悄将宁凝拉到一边,低声说:“我的绣工还可以,这段时间除了早间卖朝食,其他时间也没什么事,要不咱买上点棉布,回去自己做冬衣吧?”
宁凝想了想,一匹棉布大约二百五十文,给全家做冬衣也不过需要三匹布而已。
她又看了看布庄摆出来的成衣款式,都比较简单,针脚也略显粗糙。萧母的绣工肯定比这布庄的师傅要强得多,因而点了点头,同意了萧母的想法。
两人挑了五匹布,以天青色、浅褐色为主,又另买了些棉布和絮棉打算做被子,统共花了一两八钱银子。
宁凝打听之后才知道,目前棉花根本没有普及,更没有大面积生产,这里的人御寒大多靠动物皮毛,若是做棉衣和夹袄,也多是填充絮棉,但是保暖效果就很一般了。
这家布庄主打平价,因而也没有好的丝绵和皮毛,毕竟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