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,当扶苏仁厚有余而杀伐果断不足、难以驾驭这庞大而复杂的帝国机器时,嬴政心中那份沉甸甸的失望,几乎将他压垮。
他只能寄望于有生之年,为扶苏扫清一切荆棘障碍,铺平道路。
直到……赵凌的出现,建立了尚学宫。
起初,嬴政是震怒的,认为这是对皇权的挑战,对帝国选官制度的颠覆。
可时至今日,尚学宫以其开放包容的学风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宗旨,吸引了众多寒门才俊、百家学子,其培养出的士子,逐渐在朝廷崭露头角,其“含金量”日益提升。
这无疑在世家大族把持的官吏选任渠道之外,为皇帝开辟了一条新的、更为广阔的取士之路,大大削弱了世家门阀对朝政的钳制。
一个念头,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在嬴政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,这三本他都未曾见过的兵书……
是否也可以像尚学宫广纳贤才一样,面向天下有识之士,明码标价地售卖?
让那些真正渴望知识、有军事天赋的寒门子弟,也能有机会触及这兵家至理?
这或许,是打破军事知识被少数将门世家垄断、为帝国发掘更多潜在将星的一条蹊径?
嬴政深邃的眼眸中光芒闪烁,陷入了长久的沉思,指节无意识地轻叩着光滑的檀木桌面,仿佛在敲击着帝国未来的另一种可能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